要建立遏制中國的“經濟北約”,
【資料圖】
恐怕只能是一場春秋大夢。
最近,七國集團(G7)在日本廣島召開了一年一度的首腦峰會。
正如外界預料的那樣,會議除了鼓吹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外,就是繼續宣揚他們關于中國的一切陳詞濫調。會議結束前一天,G7就發布了聯合公報,可見其種種聲明早有預謀。這份公報長達1.9萬字,而2009年時的G7公報不過3000字,看來西方世界通脹的不只是物價。
或許是為了遮掩“體虛”,G7的嘴巴倒是很硬,尤其是在針對中國的問題上。此次公報破天荒地提到中國20次,幾乎把所有用于抹黑和污蔑我們的說辭又重復了一遍。但這反而暴露了一個現實:西方世界似乎已經找不到什么新角度攻擊中國了。
有趣的是,在指責中國的同時,G7公報又流露出一種矛盾甚至“曖昧”的情緒。
比如,他們一邊說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,一邊又說他們并不想和中國脫鉤;一邊說要防止中國獲得先進技術,一邊又說他們“不是為了傷害中國,也不是為了阻止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”……總之,整個公報散發著一股“酸酸”的味道。
·2023年5月20日,民眾在廣島游行反對G7峰會。(新華社記者張笑宇 攝)
西方政客近來論及中國時,頻頻提到一個詞——“去風險化”?;蛟S他們已經認識到,跟中國徹底脫鉤實在難以做到,因此稍退一步,希望在部分領域進行脫鉤,并美其名曰“去風險化”。
問題在于,“風險”是什么風險?部分領域又是哪些領域?這個詞是如此模糊,不得不讓人懷疑它本質上只是一種矯飾,是在踢了鐵板、撞了南墻之后的一種文字游戲。
G7,幾個所謂的世界最發達經濟體聚在一起,既不討論如何解決自己國內的各種問題,也不考慮幫助發展中國家,卻把精力放在與中國等國家的對抗上,這透露出兩方面的信息:一是G7已經找不到什么辦法解決其內部問題,只能通過塑造外部敵人來轉移矛盾;二是 G7正在將世界推向一個可怕的深淵。
眾所周知,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是西方國家一貫的做法。比如加拿大,最近將其國內政治的分裂問題推到中國身上,說是因為中國的干預造成的??芍袊趺磿傩囊粋€十萬八千里以外、人口還不到4000萬國家的選舉?
先把中國塑造為地緣政治的最大風險,然后在全球范圍內搞對抗,最好是形成一個“經濟北約”,以遏制新興國家的發展和崛起。這才是G7的真實想法。但由于中國實在太難撼動,G7發現只拉攏發達國家還不夠,近幾年又開始拉攏一些發展中國家,企圖“攢”一個更為龐大的聯盟。這不僅不利于世界和平,甚至是在破壞和挑釁世界和平。
從目前的情況看,以美國為首的G7小算盤打得很響,但終究是“妄響”。發達國家內部的矛盾不是單靠轉移就能解決的,而其他國家也未必愿意上賊船。
時至今日,G7占世界GDP的份額已經不及金磚五國,實力不復當年。美國不再是天下霸主,G7也不是鐵板一塊,要建立遏制中國的“經濟北約”,恐怕只能是一場春秋大夢。
總監制:呂 鴻
監 制:張建魁
主 編:許陳靜
編 審:蘇 睿
(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轉載請加微信“HQRW2H”了解細則。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,可發至郵箱tougao@hqrw.com.cn。)